Back

寒冷地区被动房的新风系统浅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能耗问题日显突出。被动房作为一种先进的节能建筑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它是通过大幅度提升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及气密性,采用高效热回收技术,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力求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带来更舒适的室内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机械采暖和制冷系统的依赖。

 

被动房已经成为建筑节能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城市颁布与被动房相关的政策和设计标准,涉及多个气候带,寒冷地区是我国被动房发展的重要区域。截至目前,大约60%的项目分布在此区域,其中河北省和山东省的发展势头最为迅猛。2017年以来,河北省已经在张家口、秦皇岛、石家庄、保定、邢台、定州等多市开展被动房试点项目;山东省已经在青岛、济南、菏泽、济宁等市开展项目推广。

 

居住建筑类被动房室内环境控制指标及方法

指标分析

居住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的目的就是提供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室内环境通常包括声环境、光环境、热(湿)环境、空气品质等方面,各项指标参数通常有一定的规范或者标准要求[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居住建筑)中提出室内环境的参数要求见下表。

 

对于室内空气品质,GB18883-2016《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给出了室内主要污染物来源以及浓度的控制水平。室内污染物一是由人体散发,如CO2及VOC等,通常都取CO2为参照指标,控制了室内CO2浓度,就控制了室内空气新鲜度,国内要求将室内CO2浓度控制在1000ppm以下;二是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物,如粉尘、PM10、PM2.5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室内PM2.5标准值为<10μg/m³,并且指出当室内年均浓度达到35μg/m³时,对人体的危害性会增大,我国的PM2.5标准值为24小时平均浓度小于75μg/m³为达标[3]。

 

控制方法

温度控制

该过程实质是热量搬运的过程。建筑热源包括人员、设备、灯光、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围护结构传热等,冬季供暖的原因实际是补充由于围护结构散热或渗透风等热量散失造成的热量不足。依照各类热源的特点,夏季空调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来应对,利用辐射、自然对流或强迫对流等换热方式都可以实现热量的搬运或排除。

 

湿度控制

该过程的实现需要通过不同含湿量水平的空气之间的扩散作用。夏季空调需要向室内送入干燥的空气、排除室内湿源产生的水分,冬季则由于空气中的含湿量过低而存在加湿的需求。通过一定的空气处理装置,可以将空气处理到冬夏需求的送风状态,满足湿度控制的需求[4]。

 

室内化学污染物控制

CO2、VOC等,这些污染源都来自于室内,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手段对其净化消除。可行的途径就是通过室外的新鲜空气送人室内将其稀释并部分排出室外。也就是室内化学污染物的控制主要依靠室内外通风换气的方式实现。

 

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控制

室内可吸入颗粒物可来自室外,也可由室内产生。在没有明显室内污染源的住宅,75%的PM2.5来源为室外,对于有明显室内污染源(比如吸烟、烹饪、家务等)的住宅,室内PM2.5中仍然有55%~60%来自室外。过滤是去除这类污染物最有效的方式,目前有两种方式进行过滤,一种是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过滤,即房间空气净化器,另一种是通过新风系统对新风进行过滤。被动房由于气密性比较好,并无大量非组织的渗透风。因此当独立设置的新风系统有较强的过滤性能时,可以保证送入室内的新风已经经过有效净化过滤,同时不断并多次循环过滤室内空气,从而实现室内快速净化,达到良好的空气要求[5]。